隨著春天的腳步,大河之畔萬物復蘇。
氣溫逐漸回升,隨之升溫的還有城市的經濟。
2023年,“拼經濟”成為不少城市發展的主旋律。濟南便是其中一員,正使出渾身解數爭先進位。
同為拼經濟,濟南有自己的“打法”。
從戰略機遇看“天時”——
這座城市底氣十足,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等戰略機遇在這里交匯疊加。
從區域發展看“地利”——
這座城市干勁十足,重點項目集中開工、舉行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活動等實招頻出。
從活力涌動看“人和”——
這座城市活力十足,春節假期全市實現線下消費90.94億元,各處景點更是人頭攢動,全市上下都在“熱”起來。
搶抓機遇,天時帶來澎湃動力
拼經濟,如同一場賽跑?!疤旆帧钡母叩椭苯佑绊懗煽兊摹吧舷蕖?。對于城市而言,得天獨厚的戰略機遇正是其拼經濟的“天分”。
哨聲響起,城市組成的隊伍動如脫兔。對于濟南而言,戰略機遇疊加為“起跑”蓄足了力。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使濟南真正意義上成為國家頂層戰略布局的“關鍵一子”。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隨之獲批成立,798平方公里的發展熱土拉開了濟南發展的空間。
今年,濟南繼續高唱“黃河協奏曲”,打造黃河生態軸、安全軸、發展軸、文化軸。
多“軸”帶動下,一系列工程建設有序推進——加快黃河生態風貌帶鵲華公園、中央公園建設,推進北大沙河、大寺河等12條河道綜合治理,全力推進黃崗路隧道、濟南黃河大橋復線橋等6條跨河通道建設,加快推進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等重點項目建設……
2022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戰略布局,第一個以國發文件賦予山東的重大戰略任務,是我省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省市相繼出臺“行動計劃”,一系列具體舉措完成部署。
《濟南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更是明確了未來三年濟南十大領域第一批1301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過2.4萬億元,其中2023年新開工項目545個,總投資超6600億元。
大格局之下,濟南拼經濟的“起步”勢頭顯然動力澎湃。
真抓實干,地利提供持續加速度
有了“天分”,還需要用“汗水”穩定發揮。
今年,濟南是如何真抓實干謀發展的?
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開年大會”拉開了濟南“項目突破年”的大幕,大手筆紛至沓來。
以項目為抓手,泉城大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拼搏景象。
2月14日,全省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比亞迪智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園舉行。濟南77個項目參加集中開工,總投資1174億元,今年計劃投資345億元。
不久后,2023年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活動舉行,先后走進13個區縣(功能區),對全市重點項目建設集中檢閱。在總結評議會議上,市委書記劉強更是旗幟鮮明地提出,要提高能力抓項目,堅決不打“糊涂仗”;要求真務實抓項目,堅決不搞“花架子”;要擔當作為抓項目,堅決不當“太平官”。求真務實、踏實肯干的優良作風進一步深入人心。
項目簽約共謀發展,拼經濟的后勁更足了。
立春后的首個工作日,濟南“牽手”北京大學,簽署重磅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城市軟實力研究院,并在健全人才常態化合作機制、開展城市軟實力合作研究、加強醫學研究領域合作交流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
項目洽談瞄準未來,雙贏格局持續打開。
新年以來,市委書記劉強和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海田的會見活動格外頻繁。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住友商事株式會社、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信山東分公司、廣州工控集團、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山東有限公司、太平洋建設集團等企業的客人接連來到濟南,新老朋友共同聊項目、談合作、謀發展。
不僅“引進來”,濟南還“走出去”主動推介城市。
項目為王,兵貴神速。劉強、于海田分別帶隊前往深圳和蘇州考察,學經驗、訪企業、談招商、聊合作。在深圳考察期間,劉強每到一處便傾情推介濟南,并發出誠摯邀約?!笆蟀l展優勢”、起步區建設的迅猛勢頭、主導產業發展前景……在前期做好充足功課的前提下,城市與企業“同頻共振”的優勢交匯點總能引起對方的濃厚興趣。
馬不停蹄,又快馬加鞭。濟南拼經濟的“沖刺”速度一路狂飆。
齊心協力,人和讓經濟發展全面起勢
經濟的一潭活水,需要城市上下共同注入。
這就要激發每一位市民的消費活力,讓市場活躍起來。
實有人口超過1000萬,濟南的消費潛力巨大,城市也正圍繞消費主題出實招、出新招。
春節假期正是提振消費的“黃金期”。
節前,濟南出臺了《濟南市支持商貿流通行業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濟南市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等,著力推動濟南的消費市場全面回暖。
從結果看,濟南春節期間的“消費賬單”也確實提振士氣。全市線下累計消費90.94億元,同比2022年累計增長6.58%,零售業累計消費80.6億元,同比增長9.17%。全市納入監測的28家景區共接待游客300.1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7578.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70.3%和31%。
取得“開門紅”只是開始,后續還有更多舉措保持“熱度”。
今年,“泉城購”濟南消費季活動將貫穿全年、聯通全市,舉辦重點促消費活動1000余場次,實現15個區縣(功能區)全覆蓋、千企萬店共參與,持續擦亮和提升“泉城購”消費品牌和品牌影響力。
促消費要“雙管齊下”,不僅要提高購買力,還要激發賣方的能動性。
對此,濟南推出了全方位的配套政策,用真金白銀調動市場活力。比如,對年零售額同比增量達到1億元以上的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和年零售額同比增量達到1000萬元的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對其增量部分給予獎勵,最高200萬元;對在培育市場主體等方面作出一定貢獻的批發市場、商貿園區的商業運營管理主體給予獎勵,最高200萬元等。
市場活力持續迸發,濟南拼經濟的“步調”必將行穩致遠。
拼經濟,濟南有優勢、動真格、激潛力,超過1.2萬億元的“身價”有望更上一層樓!(記者盧震)
(編輯:胥曰波; 責任編輯:曲蕭琳; 終審:鄭富強)